Nacos作为一款强大的服务治理和配置管理工具,这篇文章就来详细讲讲在Linux系统里如何安装和配置Nacos,让大家能快速上手使用。

一、Nacos服务注册中心的作用

微服务架构中,各个服务就像一个个独立的小单元,彼此需要相互协作。但这里就有个问题,怎么找到其他服务并进行通信呢?这时候,服务注册中心就登场了。它就好比一个信息交换中心,各个服务把自己的信息登记在这儿,其他服务需要的时候,就来这里查找。

市面上有不少服务注册中心,像Zookeeper(雅虎Apache开发)、Eureka(Netfix的产品)、Nacos(由Alibaba推出)、Consul(Google相关) 等。那该怎么选择呢?通常我们会从社区活跃度、稳定性、功能以及性能这些方面来综合考量。这次我们选择Nacos,是因为它不仅能当作服务注册中心,还能作为配置中心,在稳定性和性能方面的表现都很不错。

Nacos,也就是Dynamic Naming and Configuration Service,是一个用于服务注册与发现、配置管理的平台。它具有简单易用、稳定可靠、性能卓越的特点。如果想要了解更多Nacos的信息,可以访问它的官网:https://nacos.io/zh-cn/docs/quick-start.html 。不过要注意,安装Nacos的前提是你得有数据库

给大家举个生活中的例子,帮助理解Nacos的作用。假如你去一家餐厅吃饭(用户调用服务),你跟门口的接待员(网关)说你想吃炒米饭(调用接口)。接待员就去问餐厅的调度员(Nacos):“后厨谁会做炒米饭呀?”调度员翻了翻记录(Nacos的服务列表),回答说:“厨师A、厨师B、厨师C都会做。”接待员按照一定的规则(负载均衡策略),选了厨师A。然后接待员把你对炒米饭的要求告诉厨师A(服务A),厨师A就开始做饭(处理请求),做好后把饭端给你。这其中,调度员就相当于Nacos,负责管理和调配服务。

二、Nacos的下载与安装步骤

(一)下载Nacos

要下载Nacos,可以在浏览器地址栏输入这个链接:https://github.com/alibaba/nacos/releases 。

在这个页面,能看到有不同格式的Nacos安装包,比如nacos-server-2.5.1.tar.gz、nacos-server-2.5.1.zip 等,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下载。这里推荐下载压缩包格式,如.tar.gz或者.zip,方便后续操作。

(二)解压Nacos

下载好安装包后,接下来就是解压了。解压的时候要注意,最好别把它解压到中文目录下,避免出现一些莫名其妙的问题。解压完成后,Nacos的目录结构大致是这样的:有bin目录,里面存放着一些可执行文件;conf目录,用于存放配置文件;还有target目录等。

(三)修改启动模式

打开Nacos安装目录下bin文件夹里的“startup.cmd”文件,用文本编辑器打开它。找到这部分代码:

set MODE="standalone" set FUNCTION_MODE="all" 

这里原来是cluster模式,我们把它修改为standalone模式。standalone模式适合单机部署的场景,方便我们在测试或者简单项目中快速搭建Nacos环境。

(四)配置数据库

这一步很关键,Nacos需要和数据库进行连接才能正常工作。首先,找到conf目录下的application.properties文件,用文本编辑器打开,对里面的数据库配置部分进行修改。比如下面这些配置:

# 如果使用MySQL作为数据源: spring.datasource.platform=mysql # spring.sql.init.platform=mysql # 数据库数量: db.num=1 # 数据库连接URL: db.url.0=jdbc:mysql://127.0.0.1:3306/nacos?characterEncoding=utf8&connectTir # 数据库用户名: db.user.0=root # 数据库密码: db.password.0=123456 # 连接池配置: db.pool.config.connectionTimeout=30000 db.pool.config.validationTimeout=10000 db.pool.config.maximumPoolSize=20 

按照实际的数据库信息,把用户名、密码、连接地址等修改正确。

配置好数据库连接信息后,还需要在数据库里执行mysql-schema.sql文件。这里我用的是Navicat工具,在执行之前,要先创建一个名为nacos的数据库,然后把mysql-schema.sql文件导入进去执行。执行完成后,数据库里就会生成Nacos需要的表结构,为后续的运行做好准备。

三、启动Nacos并配置登录认证

完成前面的步骤后,就可以启动Nacos了。直接双击bin目录下的startup.cmd文件,Nacos就开始启动。启动成功后,在浏览器地址栏输入http://localhost:8848/nacos/index.html#/login ,就能打开Nacos的登录页面。默认的账号和密码都是nacos。

不过,这样直接启动的Nacos没有开启登录认证,不太安全。我们可以通过修改配置文件来开启登录认证。还是在conf目录下的application.properties文件里,找到下面这些配置项:

# 是否开启认证系统,默认是false,改成true开启 nacos.core.auth.enabled=true # 认证服务器标识的键,相当于用户名 nacos.core.auth.server.identity.key=nacos # 认证服务器标识的值,相当于密码 nacos.core.auth.server.identity.value=nacos # Nacos认证插件的令牌密钥 nacos.core.auth.plugin.nacos.token.secret.key=VGhpc0lzTXlDdXN0b21TZWNyZXRLZXkwMTIzNDU2Nzg= # 忽略认证的URL列表 nacos.security.ignore.urls=/,/error,/**/*.c3s,/**/*.js,/**/*.html,/**/*.ma # 认证系统类型,目前支持'nacos'和'ldap' nacos.core.auth.system.type=nacos # 是否开启认证信息缓存 nacos.core.auth.caching.enabled=true # 是否开启用户代理白名单认证 nacos.core.auth.enable.userAgentAuthWhite=false # 令牌过期时间(秒) nacos.core.auth.plugin.nacos.token.expire.seconds=18000 # 是否开启令牌缓存 nacos.core.auth.plugin.nacos.token.cache.enable=false 

按照上述说明,把需要修改的配置项改好。修改完成后,保存文件,然后重新启动Nacos。再次打开登录页面,就需要输入账号密码才能登录了,这样我们的Nacos就更安全了。

通过以上步骤,我们就完成了在Linux环境下Nacos的安装、配置以及登录认证的设置。希望这篇文章能帮助大家顺利搭建起Nacos环境,要是在安装过程中遇到问题,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