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名故事多
起原:9月8日《新华每日电讯》
作者:新华每日电讯记者王文华
“小城故事多,布满喜和乐……”
河北省邯郸市台甫县,是邓丽君的田园。在这里,常听人提起这首歌。
邓家祖上是明代迁到台甫的。其时,台甫是个大城。台甫的故事能够从春秋时期讲起,在唐宋达到热潮。进场人物有狄仁杰、李白、高适、白居易、寇准、欧阳修、黄庭坚等,衍生的人物有聂隐娘、卢俊义、燕青等。
唐宋时期,台甫是“一线城市”。唐代称魏州,是河北道的治所。753年(唐天宝十二载),李白到此写道,“青楼夹两岸,万室喧歌钟。世界称豪贵,游此每重逢。”宋代称北京台甫府,是首都汴梁(今河南开封)之外独一设国子监的陪都。1072年至1080年(宋熙宁五年至元丰三年),黄庭坚在这个国子监任职,休闲时常填词吟诗。
1401年(明建文三年),台甫府城毁于水,同年在其西南建新城,即今台甫县城。2006年,宋代台甫府故城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珍爱单元单子。2016年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起头在台甫府故城遗址进行考古勘探,今朝已正式确定城市主体结构。2023年,台甫府故城遗址考古现场对公家开放。
台甫府故城遗址在大街镇,“大街”之名源于其时有通衢大道,邓丽君的田园邓台村也在这个镇。这片通俗的村庄野外,原是唐诗宋词浸润的地盘。
魏郡十万户 歌钟喧里闾
731年(唐开元十九年),28岁的高适北上蓟门,经由台甫(时称魏州),作《三君咏》。
他在诗序中写道,行走魏州,州北有魏征旧时馆舍,城内有郭震遗留财富,城郊有狄仁杰生祠,睹物思人,感怀赋诗。
咏魏征:“郑公经纶日,隋氏风尘昏。济代取高位,逢时敢直言。道光先帝业,义激旧君恩。孤寂卧龙处,英灵千载魂。”咏郭震:“代公实英迈,津涯浩难识。拥兵抗矫征,仗节归有德。纵横负才略,顾兮安社稷。流落勿重陈,怀哉为凄恻。”咏狄仁杰:“梁公乃贞固,勋烈垂竹帛。昌言太后朝,潜运储君侧。待贤开相府,共理登方伯。至今青云人,犹是门下客。”
《新唐书》载:魏征,魏州曲成人,封郑国公;郭震,魏州贵村夫,封代国公;狄仁杰,并州太原人,封梁国公。魏征的“孤寂卧龙处”早已无存,不外的确是“英灵千载魂”,他的故事仍广为人知。台甫的北邻馆陶县,建有魏征博物馆。
郭震,字元振,是唐初重臣。他的故事也很有意味。18岁中进士,武则天召见时,上《宝剑篇》得赞赏。厥后镇守河西走廊多年,功勋卓著,又历任吏部尚书、兵部尚书、朔方军大总管。在唐玄宗诛宁靖公主时施展主要感化,一时间位极人臣,但时间不长就被玄宗流放,郁郁而终。
《旧唐书》说,被流放原因是玄宗阅兵时,郭震军容不整。《新唐书》说,因玄宗阅兵时,郭震倏忽出班奏事,骚动了军容。来由应是莫须有,玄宗绰号“阿瞒”,郭震名高望重,甫掌世界的玄宗是拿他立威。
郭震平生际遇,如他少时写下的《宝剑篇》。“君不见昆吾铁冶飞炎烟,红光紫气俱赫然。良工磨炼凡几年,铸得宝剑名龙泉……非直交友游侠子,亦曾亲近英雄人。何言中路遭弃置,凋落漂沦古狱边。虽复尘埋无所用,犹能夜夜气冲天。”
台甫府故城湮没于地下,哄动高适诗兴的郭震财富已了无陈迹。狄仁杰生祠也没了,但碑还在,在孔庄村北,青石质。现有碑亭,碑被玻璃罩着,可见上半部门,下半部门在黄土之中。曾探挖过,碑全高4.46米,有龟座。
狄仁杰696年(周万岁通天元年)任魏州刺史。其时契丹攻破冀州(今河北衡水),河北震动,魏州屏障洛阳,武则天急调狄仁杰镇守。前刺史独孤思庄将周围公民驱赶入城,农田芜秽,惶惶不安。狄仁杰到后,将公民放归,同时清算军备。后来契丹退军,魏州也丰收了,公民得以安身立命。新旧《唐书》都说,契丹得知狄仁杰在魏州的作为而退军,其实首要照样因契丹后方被突厥袭扰,军心摇动。
狄仁杰在魏州的作为的确值得称道,“缓赋宽役,勉农劝桑”,使官府仓廪充实且公民衣食无忧。一年后狄仁杰升任河北安抚使,魏州公民不肯他脱离,纷纷上书恳求留任未果,集资为他建了座生祠,并立碑言其好事。
狄仁杰在魏州时间不长,但对其小我生涯以至朝局走势上都很有影响。到魏州前,狄仁杰从宰相被贬为彭泽县令已5年,在魏州的超卓示意使他很快二次为相,得以谏阻武则天立武氏后辈为太子,劝其接李显回长安,为705年恢复李唐奠基了根蒂。705年,狄仁杰已作古,迫使武则天退位并拥立李显复位的五个大臣,均为狄仁杰举荐。高适到魏州时,狄仁杰已故去31年,“至今青云人,犹是门下客。”
据《资治通鉴》记载,后来狄仁杰之子狄景晖任魏州司功参军,贪婪残暴,公民捣毁了狄仁杰泥像。现存碑是812年(唐元和七年)田兴复立的,他主持复建了狄仁杰祠,并立碑记其事。这一年田季安作古,田兴充魏博节度使。田季安就是片子《刺客聂隐娘》中张震饰演的谁人人。
狄仁杰任刺史时,魏州执政廷掌握中;田季安主政时,魏州已割据多年。755年发生的安史之乱,使河北形成藩镇割据局势。以魏州为治所的魏博节度使在藩镇中最具影响力。
聂隐娘的故事以魏州为舞台。唐裴铏小说《聂隐娘》中,聂隐娘是魏博上将聂锋之女,幼时被一尼带走传授技艺,后回魏博,为魏帅所用,被指使刺杀陈许节度使刘昌裔时,转投向刘,并助刘解决了魏帅派来的新刺客,后隐于蜀地。
片子《刺客聂隐娘》进行了演绎。魏帅具体化为田季安,其时的魏博节度使就是他,进场的田养母嘉诚公主、田妻元氏、田兴等均史有其人。嘉诚公主嫁到魏博是唐朝廷撮合藩镇之举,剧中聂隐娘的师傅也是公主,这属捏造。公主代表朝廷,田兴代表和朝廷妥协的割据力量,元氏代表更过火的盘据势力——片子剧情基于其时魏博事态的波谲云诡。
剧中聂隐娘违师意未杀田季安,还珍爱了元氏要暗算的田兴。汗青上嘉诚公主和田季安作古后,元氏推立其子田怀谏。田怀谏年幼,家仆蒋士则滥权,牙军(节度使亲军)叛乱杀蒋士则,拥立田兴,获得朝廷承认。白居易《除田兴工部尚书魏博节度使制》即是以而作。田兴公布归顺朝廷,重建狄仁杰祠是他向朝廷示忠。
813年,唐廷赐田兴名弘正。这一年完成的《元和郡县志》记载,魏州有在册户6920户。744年,高适《送虞城刘明府谒魏郡苗太守》写道,“魏郡十万家,歌钟喧里闾”。753年,李白《魏郡别苏少府因》写道,“青楼夹两岸,万室喧歌钟”。经由755年发生的安史之乱,魏州生齿剧减。
759年(乾元二年),李白在流放途中遇赦,“轻舟已过万重山”后到江夏,时任江夏太守是他访魏州时任贵乡县令的韦良宰。李白写下了他最长的诗《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诗中追忆昔时魏州荣华“醉舞纷绮席,清歌绕飞梁”,感伤别后转变“炎凉几度改,九土中横溃”,抒发本身情怀“中夜四五叹,常为大国忧”。
那年,李白和大唐都已回不到早年,魏州则在上演新“剧目”。
斜阳明灭乱流中
以魏州为舞台的《聂隐娘》是个虚拟故事,魏州真正上演的剧情远比小说和片子弯曲、复杂、耐人寻味。
李白与韦良宰重逢时,安禄山已被其子安庆绪所杀,郭子仪率唐军困安庆绪于邺城。这时已降唐的史思明据魏州复叛,称大圣周王,出兵败郭子仪,杀安庆绪。760年,大灾荒,魏州斗米至七千钱,人相食。761年,史思明之子史朝义杀父自立。762年,唐军火攻魏州,名刹开元寺被焚。763年,史朝义兵败自杀,叛将田承嗣以魏州降唐,被授魏州刺史,后为魏博节度使。安史之乱竣事,藩镇割据开篇。
田承嗣是田季安的祖父。魏博在河北藩镇本并不惹眼,田承嗣一番经营,使凋敝的魏博获得恢复,还组建起十万牙军。他有十一子,779年(大历十四年)病故时却把位置传给侄子田悦。田悦结合另外藩镇与朝廷争战,并自立为魏王,782年(建中三年)改魏州为台甫府,这是台甫称呼之始。这时期,战火联贯,生灵涂炭。韦应物外放滁州,途中写下“寒树依微远天外,斜阳明灭乱流中”。
784年,近年交战激发牙军不满,田承嗣之子田绪乘机杀田悦自立。史载田悦俭约自守,田绪酒色无度。但田绪只图享乐,无意进步,和朝廷关系却是获得缓和。785年,嘉诚公主嫁田绪。公主无子嗣,以田绪少子田季安为养子。796年,田绪死,田季安继任,聂隐娘故事发生在这个时期。
这时代诗人王建、张籍等久居魏州,留下不少诗作。王建写下《田侍中宴席》:“香熏罗幕暖成烟,火照中庭烛满筵。”这时的皇帝是唐宪宗,他清算朝纲,制裁藩镇,李愬雪夜入蔡州平淮西吴元济,魏博归附朝廷,藩镇割据局势大有变更,史称“元和中兴”。“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李贺这诗作于此时,关山五十州即指藩镇割据之地。
李贺无缘立功,“元和中兴”也跟着宪宗820年作古而终结。穆宗继位后,调田弘正到镇州(今正定)充成德军节度使。821年(长庆二年),田弘正被镇州武士践踏。接替田弘正为魏博节度使的是雪夜入蔡州的李愬,“二年移四镇,一夜破重城”,张祜《投魏博李相国三十二韵》就是这时献给李愬的。
朝廷命伐罪镇州,李愬这时病重,以田弘正之子田布接任。白居易来公布录用,田布赠绢五百匹,白居易回绝,穆宗闻讯下旨让白接管,白作《让绢状》。公布录用成了美谈,上任后倒是悲剧。魏博牙军不肯出征,逼田布匹敌朝廷。822年,田布无奈自杀,史宪诚被推为首领。这年秋,白居易履新杭州,作《暮江吟》“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829年(太和三年),朝廷调史宪诚为晋绛节度使,以李愬的弟弟李听接任。史宪诚要带走官府悉数财物,牙军不满,杀史宪诚,推立何进滔,拒绝李听入城,朝廷无奈承认。
之后,牙军弑主的戏码多次上演。870年(咸通十一年),牙军杀魏博节度使何全皞(何进滔之孙),拥立韩君雄。883年(中和三年)杀韩简,拥立乐行达。888年(光启四年)杀乐行达,拥立罗弘信。
你未唱罢我登场。手下弑主古来有之,在晚唐藩镇割据中更不少见,日野开三郎《唐末杂沓史稿》统计,836年到875年共发生牙军逐杀藩帅39起。唐代士族在处所的影响削弱,职业武士占强势。士族重文,职业武士以利为上,藩帅有利于他们就拥护,反之就推翻。魏博更是如斯,田承嗣是平州卢龙(今河北卢龙)人,魏博本朝廷掌握区域,胡化影响小。为巩固统治田承嗣选本地丁壮构成牙军,魏博牙军更正视内陆好处,时称“长安皇帝,魏博牙军”,言其骄横。
牙军如斯悍蛮,藩帅不会无感,但牙军换藩帅易,藩帅除牙兵难,他依靠的军事力量就是牙军,没了牙军也就没了地位撑持。但总有掌握不了激动的人,乐行达就是杀牙军未遂而被杀。898年(光化元年),罗弘信作古,其子罗绍威继任,他是唐朝最后一任魏博节度使,也为唐代魏博牙军与藩帅的故事画了个句号,一个血腥的句号。
906年(天祐三年)罗绍威借助朱全忠的力量,正月十六夜,杀魏博牙军八千家,魏州几成空城。在外交战的两万牙军闻讯抵制,被朱全忠覆灭。罗绍威再不消担心被牙军推翻,但也失去了藩帅的庄严。朱全忠在魏州半年,罗绍威光供给牛羊猪就近70万只,蓄积为之一空。罗绍威悔怨道,集魏博六州四十三县的铁,也铸不成这么大的错。
《旧五代史》说,罗绍威描写魁伟,通乐律,宴饮时常赋诗助兴。有句云:“帘前恬澹云头日,座下萧骚雨脚风。”
907年,朱全忠称帝,国号大梁,大唐竣事。
从田承嗣到罗绍威,唐代魏博节度使们留下故事,也留下石碑和墓志铭。我国今朝已知最大的古碑就在台甫。
石碑属于何进滔,其好事碑840年立,柳公权撰文并书。碑高12.34米,重140.3吨。台甫地处平原,无此巨石,说是以炎天沿路打井,冬天路上泼水成冰运过来的。
1108年,宋徽宗下诏颁五礼新仪,台甫知府梁子美进言将何进滔好事碑磨掉,改刻五礼新仪。1401年台甫府城毁于水,此碑湮没于黄土之中。一百多年后,1548年,明台甫知府顾玉柱组织挖出,石碑已断为9块,驮碑的赑屃头未挖到。
又过了四百多年,1988年11月27日,河北省文物部门和台甫县起头修复石碑。1989年5月31日,石碑从新立起。现在石碑留存在台甫县石刻博物馆嵬峨的碑亭中,名“五礼记碑”。有人说碑文书丹者是蔡京,柳公权的字大部门被磨去,侧面尚留有部门,碑前看不清,展室里有摹片可辨。
墓志铭属于何进滔之子何弘敬,他841年继任魏博节度使,866年作古。1963年在台甫县万堤镇发现何弘敬墓,出土墓志铭,盖边长1.88至1.96米、厚0.88米。志石边长1.95米、厚0.53米,志石刻3800字,墓志之大,书法、镌刻之美,文字之多为我国现有墓志之首。现也存台甫县石刻博物馆,设有魄力的专门展馆。
寄语春风莫吹尽
进入五代,魏博割据局势竣事,但这片地盘上军士和统帅“相爱相杀”的故事还在陆续,直到真正终结者的到来。
罗绍威覆灭了所属牙军,但没消弭职业军士坐大的社会根蒂,骄兵悍将很快轰轰烈烈。后梁改魏博为天雄军,节度使杨师厚构成本身的亲军,杨身后朝廷担心其军势力大,将其一分为二。军士不肯分隔,..,部门军士投靠李存勖。923年,李存勖据魏州称帝,传播恢复大唐(史称后唐,李存勖称后唐庄宗),升魏州为东京兴唐府(后改称邺都)。
李存勖是个有故事的皇帝。有个励志故事,其父李克用临终前,将三支箭交给24岁的李存勖,代表三个心愿——讨平幽州刘仁恭,攻打契丹耶律阿保机,覆灭大梁朱全忠,说“汝能成吾志,死无憾矣”。李存勖善骑射,胆勇过人,他将箭放在太庙,出征时装锦囊随行,凯旋时和敌人首级一路献祭。用了十五年,破幽州、胜契丹、灭大梁,开国即位。
有个荒诞故事,李存勖自幼深嗜戏曲,善乐律,喜欢袍笏登场,唱作俱佳。灭梁称帝后,将溺爱的伶人封为高官,耽于游乐,宠任太监,践踏贤相郭崇韬。不外四年时间,邺都的军士提议兵变,受命到邺都平叛的李嗣源手下与叛军结合,推李嗣源为首。李存勖亲军首领郭从谦(伶人身世,曾拜郭崇韬为叔父)动员叛乱,李存勖力杀数百人,中箭身亡。死时身边只有伶人,伶人把乐器堆在一路将其焚化。
欧阳修《新五代史》讲了这两个故事,称“忧劳能够兴国,逸豫能够亡身”“祸殃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950年(后汉乾祐三年),郭威为邺都留守、天雄军节度使。这年,有位23岁小伙子骑驴从洛阳来到邺都,扛着条黑铁棒当兵。他将是这片地盘上军士和统帅“相爱相杀”故事的终结者,也将给这片地盘带来上百年的安谧和优裕。
他叫赵匡胤。也是这一年,他亲历了郭威被手下推为皇帝的过程,之后络续立功,一路晋升。直到960年(后周显德七年),任禁军统帅的赵匡胤,在陈桥叛乱中黄袍加身。
陈桥叛乱有魏博牙军与藩帅故事的“血脉”。毛汉光在《魏博二百年史论》中说:“从魏博军士拥立主帅,成长到郭威、赵匡胤黄袍加身,似乎是统一形态之扩大。”他认为“赵宋建国君臣皆是生长在五代时的人物,且属北中国统治集体的主流人物,他们继承了很多自晚唐五代成长出的政治传统,同时也矫正了多数他们认为缺陷之处”,很有事理。
晚唐五代,你未唱罢我登场的北方政坛,统治者“尽量他们怀有竖立长久王朝的大志理想,但平日专注于战争,甚少有余暇、方式或大志去改变体系,提拔文化追求,或许着手经济重建……宋太祖成功地将专制权力嵌入行政机构中,并是以将其从小我化和暂时性改变成一种轨制化和持久力量”。(《剑桥中国宋代史》)
赵宋是分歧于五代的新生帝国,杯酒释兵权的故事背后,是军事、政治等轨制的升级革新。魏博连绵二百年牙军与藩帅“相爱相杀”的故事终结,这片地盘翻开新篇章。
979年(宋宁靖兴国四年)寇准在台甫府列入科举测验。1004年(景德元年)宰相寇准促动宋真宗到澶州与辽僵持,订立澶渊之盟,开启了百余年和平。其间,双方每年都派使者互访。从汴梁到辽上京(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境内)的迢迢驿道上,台甫府是个主要的经停点,迎来送往,留下不少故事。
1008年(大中祥符元年),寇准到台甫主持天雄军,曾有辽使问:“你年高德劭,咋不执政廷主政呢?”寇准答:“朝廷没事,这是北门锁钥,非我不成。”他撰台甫府堂眹,“东郡股肱今右辅,北门锁钥古天雄”,现在写在台甫县博物馆中宋台甫府城门模型两侧。
寇准位高权重,不治财富,魏野称颂他,“有官居鼎鼐,无地起楼台”。有辽使问他:“你是不是‘无地起楼台’相公?”“无地起楼台相公”,传为嘉话。1010年,振武勇士接送辽使过台甫,寇准给每人送钱。宋真宗得知后,认为他用官府的钱作情面,命他将钱补回来。
1042年(庆历二年),升台甫府为北京,诏曰:席万盈之懿兆,冠千里之上腴,隐然北门,壮我中华。同年遵照汴梁式样建筑北国都,设宫城、内城、外城,历时5年建成。
台甫府也是河北路的治所。1044年和1052年,欧阳修、包拯先后任河北都转运使,都曾在台甫尊府班。
1056年(嘉祐元年)右谏议医生的欧阳修使辽归来过台甫,北京留守司贾昌朝筹措接风,找来位时兴的官伎,让预备好曲子。官伎没吭声,过两天又找她来叮嘱,照样不吭,贾昌朝认为她秀外不慧中。不虞宴席上,这官伎高歌一曲接一曲,欧阳修畅饮一杯接一杯,唱的都是欧阳修诗词。
其实,贾昌朝和欧阳修是政敌。1045年欧阳修在河北都转运使任上,贾昌朝执政为相,借所谓的“与外甥女通奸”案,将欧阳修贬到滁州。欧阳修《自河北贬滁州初入汴河闻雁》“野岸柳黄霜正白,五更惊破客愁眠”之句,心境能够感触。那场酒两年后,宰相文彦博退,贾昌朝是替代人选,欧阳修上书称贾勾通太监,是搞阴谋的小人,弗成用,坏了贾昌朝的功德。电视剧《清平乐》中有欧阳修和贾昌朝进场。
1065年(治平二年)苏辙到台甫府任推讼事,1072(熙宁五年)黄庭坚任北京国子监传授,两人都在台甫写过不少作品。苏辙《寒食赠游压沙诸君》:“城南压沙古河淤,沙上种梨万万株……齐开竞发不知数,晖映冰雪明村墟……”黄庭坚《压沙寺梨花》:“压沙寺后千株雪,长乐坊前十里香。寄语春风莫吹尽,夜深留与雪争光。”均写压沙寺,是其时台甫府一处胜景,以梨花著名,原址在今大街镇沙堤村东南。
如今台甫县仍有很多梨树,邓丽君田园邓台距沙堤村不远,她曾唱过首《梨花又开放》,“忘不了田园,年年梨花放,染白了山岗我的小村庄……”
也听到大地在成长
台甫多美食,饭店也多。本地人说,街边看店,连着5个里至少有1个是餐馆。开车转转,未能证伪,记住两个餐馆名——翠云楼、小城故事。
叫小城故事的不只一个,翠云楼看到一家,颇红火。店名来自《水浒传》,“时迁火烧翠云楼,吴用智取台甫府”中写道,“这北京台甫府是河北头一个大郡冲要行止,却有诸路生意,云屯雾集……翠云楼……这座酒楼,名贯河北”。时迁烧楼为号,众英雄夺城救出卢俊义,留守梁中书逃脱。
汗青上,宋江义师在河北运动过。其时,台甫知府是梁子美,作过中书侍郎,被视为梁中书的原型。梁子美曾改刻何进滔好事碑,向皇帝献北珠。他不是蔡京的女婿,也没送过生辰纲,在台甫的官声还能够,女婿苏迟是苏辙长子。一部水浒传世界,世人皆知台甫府,梁中书的形象也定格了。
台甫县副县长石立大学读的文学,现分担文化旅行等工作。她说,到台甫工作前,读过多遍《红楼梦》,对《水浒传》乐趣不大。现在,她说起《水浒传》有几多章回提到台甫府,几多个梁山英雄和台甫有关,如数家珍。
台甫的旧事,说起来很长。建城史可追溯到春秋时期齐桓公筑五鹿城,名人还有汉代王莽、宋代潘美等。唐宋的繁荣与大运河永济渠有关,明清以至民国一向是冀南重镇。
台甫的如今,转变在加速。县里一向起劲挖掘丰厚的汗青文化资源,宋台甫府故城遗址、明代台甫古城、大运河文化等珍爱斥地都有进展。台甫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彭长江说,宋台甫府故城遗址珍爱区面积25平方公里,今朝的考古挖掘已初步把握外城、内城、宫城的界限,以及城门大体位置、路网分布等情形,正在申报国度考古遗址公园。
邓台村也在发生转变。58岁的村支书邓建民说,全村668人,一半姓邓。近年来投入1500多万进行艳丽村庄扶植,村里道路、衡宇面目一新。邓丽君家的老宅也整修了,还扶植了以邓丽君定名的广场,立起了她的雕像。来这里寻访的歌迷挺多,南方车牌也常见,还有各地歌友会来举办运动。
在邓家老宅里,展示着邓家渊源的介绍和与邓丽君相关的照片、书刊、资料等。..邓丽君文教基金会谋划的《绝响——永远的邓丽君》一书开首写道:“1980年邓丽君唱红了片子《原村夫》的主题曲……中国大陆,是1949年到..的游子的原乡……邓丽君往往唱这首《原村夫》都泫然欲泣。”邓丽君的母亲说:“本性吧!她是很想归去看看的,不是开演唱会、赚大钱,她没那心思,只是想归去看看,归去看看,我想这是她永远也圆不了的终身遗憾……”
“我张开一双同党,背驮着一个进展。飞到那生疏的城池,去到我想往的处所……我走过森林山岗,也走过白雪茫茫。看到了山水的风貌,也听到大地在成长……”(《原村夫》)
起原: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