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安宁民办高中排名前十(昆明安宁高中十强排名)


(来源:昆明日报)

学校全貌
学校档案
学校地址:安宁市太平新城西环干道。
办学规模:共设60个教学班,可容纳3000名学生就读。

校长档案
何明,安宁中学校长,安宁中学学校管理委员会主任,正高级教师,云南省教育学会公民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兼任云南省教育学会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曾获“云南省教育改革与发展优秀校长”“云南省政府特殊津贴”“云南教育风云人物”“云南教育功勋奖”“云南省名校长”“云南省优秀教师”“昆明市劳动模范”“昆明市有突出贡献优秀专业技术人员”等荣誉。
在距离昆明30分钟车程的安宁市太平新城,有一片建筑群格外亮眼,砖红色外墙、人字形灰色屋顶、高高的角塔、马蹄窗棱……明快的色彩,开阔的视野,让人仿若置身浪漫的英伦城堡。这里是安宁中学太平学校。走进校园,莘莘学子朝气蓬勃,快乐成长。当地人常说,这所学校的到来,不仅让无数学生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还极大地带动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造福一方百姓。
因为安宁中学太平学校的落成,这两年移居到太平新城的居民多了,择一座城,安一个家,孩子有学上,上好学,许许多多家长简单朴素的愿望成真了。
“五统一”管理
优质师资保驾护航
安宁中学太平学校亮眼的绝不仅是优美的校园环境,还有其先进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机制、底蕴深厚的校园文化,这还要从“安中现象”说起。
2014年,安宁中学声名远扬。那一年高考,周权、朱睿宇以727分和726分的成绩,创造了县级中学囊括全省高考前两名的奇迹,引起广泛关注。经过多年发展,安宁中学逐步探索出一套被社会认可的县域学校优质发展新模式,被公认为是“低进高出”“加工能力强”“全国中小学最具成长力的学校”,“安中现象”在云南省教育界产生了爆破式的效应。
怎样才能将安宁中学的办学效益惠及更多学生?时间回到2015年,为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强烈需求,安宁市委、市政府依托安宁中学先进的管理经验、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和社会影响力,创新“公助民办”办学模式,举办太平学校,实现社会资源和名校资源的优化整合。安宁中学太平学校办学性质为国有民办,办学类型为民办普通十二年一贯制中小学,办学范围涉及小学、初中和高中。
安宁中学的教学质量有目共睹,如何保证开办分校后,优质教育教学资源不会被稀释?安宁中学校长何明给出的答案是:保障师资配备、坚持“五统一”管理。安宁中学太平学校于2017年9月建成开校以来,与校本部、嵩华校区实施“五统一”管理,即统一管理标准、统一师资调配、统一教学计划、统一教学评价、统一教学资源。学校由安宁中学学校管理委员会实施统一管理,派出精干管理团队和优秀教师执教,让学生真正能够享受到安宁中学同等优质的教育。
师资队伍是一所学校办学质量的根本保证,也是学生培养质量的决定性因素,深谙这一点,安宁中学太平学校着力打造一支理念先进、尊崇学术、勇于进取的教师团队。学校通过系列化活动,把教育教学先进理念和安中精神内化为教师的教育动力;坚持领导干部率先垂范,营造风清气正的育人环境;加强队伍建设,特别是对年轻教师的培养,3个校区齐抓共建,加快融合。
学校教科研工作则按照“三校区统一推进,各校区各具特色”的原则,进行大教研组和小备课组活动。引导老师们从教学研究中获得体验,积累经验,努力成长为研究型、智慧型教师。很多老师慕名来到这里工作和生活,为续写“安中传奇”贡献自己的力量,学校在为老师们提供施展才华的广阔舞台时,也准备了优越食宿条件,让其安心从教。
小班制精品教学
不同学段不同育人法则
同样被“俘获”的还有无数学生和家长的心,“我的学校真的太高大上,这里像座城堡,城堡里包罗万象,地理实验室让我大开眼界,一抬头,就仿佛置身于浩瀚宇宙。”学生马艺说起校园环境,总是津津乐道。而让其父母最终为孩子选择到太平来上初中的原因,不仅有高标准的硬件设施、设备,还有其“标准+特色”的小班制精品教学。
小班制精品教学将每个班的人数控制在40人以内,既高质量完成国家标准课程,又让学生享受到独特而丰富的校本课程资源。小学部实施“雅润教育”,将雅行教育渗透在常规教育中,以雅润德,以德润智,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愿望,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开阔眼界,以活动促成长,打造特色社团。

地理探究
初中部在精品小班制教学探索中,以打造“个性化特色化课堂”为目标,坚持个别化原则,分层设置学生学习目标,突出个性化训练,落实个别辅导与评价,真正实现全员参与、深度互动,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们主动对接新课改,实施分层教学与走班制相结合的教学机制,激发师生教学双边内驱力。”何明说。
高中部则以“精细化习惯养成教育”为主线,以“生涯规划”为抓手,把安宁中学“研究性学习”“综合社会实践活动”等课题经验落实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以培养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能力。因为想解决学校周边某路段的交通堵塞问题,学生自发去拜访交通部门;想改善环境问题,去求教生态环境部门……学校的综合实践课程也是公民教育,教会学生关注生活,关注世界。
生动课堂促全面发展
立德树人融入教育各环节
除了精细管理、卓越课堂,特色文化建设也是一个重要抓手,学校积极推进校本课程体系建设。各学段依据学生年龄特点,开发完善符合校情生情的校本课程体系,丰富教学内涵,促进社团活动校本化、课程化、系列化建设,给学生提供符合其个性特长的发展空间,唤醒学生潜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芭蕾社团
在学校刚结束不久的“寝室文化节”中,养心殿、御书房、卧龙居、建之家、六君阁……同学们不仅为各自寝室取了五花八门的有趣名字,还通过精心布置、制作PPT、制定规章制度等方式,积极对外推介寝室对内团结寝室成员,玩得不亦乐乎的过程中,学校德育工作扎下根来。学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强化师生“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理念,以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为原则,完善课程结构,拓宽拓深德育工作空间,营造育人氛围,增强育人功能,点燃学生心中的梦想。
学校开设了57个特色社团,涉及艺术、体育、器乐、舞蹈、传统文化、科技探究等方面,既有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太极社、泥塑社、扎染社、书法社等,也有现代艺术的芭蕾社、足球社等,这些活动,引导着学生动脑动手,增强了欣赏美的鉴赏力,还培养起广泛的兴趣爱好。社团活动有专业教师担任指导教师,定时定点开展社团活动,学校或学部定期组织综合考评。
同学们对每周不同花样的大课间如数家珍,五步拳、太极拳、国学操、形体操、足球操、阳光长跑,学校充分挖掘传统体艺的内涵,创新文体活动形式;学校是安宁市民族团结示范校,少数民族占比约27.4%,创建了安宁中学太平学校“少儿民族合唱团”,弘扬民族文化;每年定期举行艺术节、三独比赛、迎新文艺展演、冬季田径运动会、篮球联赛、教工运动会等,努力把学校各项活动打造成为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精神,提高团队意识、责任意识、规则意识,融洽师生关系,实现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生动课堂。
记者杨艳萍报道
安宁中学太平学校供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