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网讯(记者 沈省 通讯员 陈增邦)1月27日晚8点,记者终于来到据说是江苏高速公路交通运输执法总队徐盐支队6个大队中“人最少、活最多、人最累”四大队。

办公室里暖气未开,连口热水都没,有股寒意,如同随后进门的主人———大队长杜祥永身带着的那股雪夜的寒意。

从下雪开始,杜祥永就一直在路上,别说坐在办公室里了,连晚饭都还没有吃。

队里唯一一名值班人员麻利地烧了开水,给杜祥永泡了一碗大碗面。显然,这就是这位大队长的晚饭了。

在等待大碗面泡好的时候,杜祥永解释了迟到的原因。一个多小时前,刚刚处理完一起交通事故往回赶的途中,他接到电话,反方向高速公路上三辆汽车追尾,其中一辆车上有一名孕妇。接到电话,杜祥永顿时紧张起来。事故地点并不远,但是他们的执法车必须到下一个路口才能绕过去,大约需要个把小时。这期间,不知道孕妇情况,更担心造成二次事故。情急之下,杜祥永把车停在应急车道,同事直接翻越高速公路中间的绿化带,赶到了事故场。

本来,徐盐支队四大队已经和交警、宁宿徐高速公路有限公司建立了“一路三方”工作机制,联动配合,将普通交通事故处理时间从一两个小时缩短到十几分钟,但当天的情况显然不同于往常了。

到达现场,杜祥永他们先摆好安全标志,然后合力将孕妇乘坐的车辆推到100多米外。“平时这时候都是我们的执法车停在最前面的,这次没有。车里除了孕妇,还有位70多岁的老人。天寒地冻,也不能让老人和孕妇在外面站着。为了安全起见,我们决定把车推远点。”

将车里的人员都撤离到相对安全的地方后,杜祥永却站到了最危险的地方。高速路上最怕发生二次事故,在等待清障车前来拖车的过程中,杜祥永让同事给他照明,指挥后面车辆提前减速避让。天黑路滑,有车辆刹不住,直接朝杜祥永开了过来!

“看到车过来,我心里也打怵。”

“那还干?”

“干我们这行,干得越长,胆子越小,责任也越重。要知道,我们的一个举动,关系到一个家庭甚至数个家庭的幸福。”

杜祥永在高速公路执法战线已经干了18年了。这18年里,他没在家过一个春节,没给孩子开过一次家长会

介绍着情况,杜祥永忘记了那碗作为晚餐的泡面,等记者想起提醒他时,已经来不及吃了———按照规定,每两个小时,他们要巡查一次路面。

晚上9点30分,杜祥永和同事又在路上了。他用手扒开路面的雪:“看,刚刚撒过融雪剂。”确实,不远处就是铲雪车。“雪不停,他们铲雪不停。”

回来时已经是晚上10点。两个小时过去了,那碗泡面已经凉了,杜祥永还没吃上晚饭。他说:“没事,正常。”

确实“正常”,中午刚吃了几口饭就不得不赶往事故现场的二中队中队长胡道春已经饿了一下午了,晚上7点多他特地赶到高速公路服务区陪记者吃晚饭。刚进餐厅,身着“荧光绿”的他就被姜先生“缠”上了:女儿乘坐的列车即将驶入徐州高铁站,前去接女儿的他却因为高速公路封路被“堵”在服务区。姜先生心急如焚,想从高速公路转入国道去接女儿。胡道春带着姜先生踩着泥水赶往服务区另一边,看看能不能想点办法。这一路上,不时有驾驶员上前问情况,也有想让他“通融”一下的。“我就还有一公里就到家了!”“一公里也不行啊,不安全。从下午到现在,我已经处理了十四五起交通事故,60多辆车撞了!”见“协商”不成,驾驶员顿时不给胡道春好脸色了,胡道春也不恼,继续向驾驶员解释。“现在省交通运输厅提出‘两保一强’,保的是安全、畅通,加强的就是服务。”胡道春说。

等到胡道春安排人护送姜先生高速公路转入国道去接女儿,菜在桌上都“等了”半个小时了。这一天,他跑了1000多公里,而这顿晚饭他只用了10分钟!

晚上10点多,记者的采访即将结束。

“我们现在回去整理今天的工作资料,估计得两个小时,然后我们再继续上路巡查。”杜祥永说。

是一个注定眠之夜。“正常。今年第一场雪的时候,我们所有人几乎三天没合眼,不敢睡,也不能睡!”

1月28日凌晨1点多,记者手机上的徐盐支队微信群里消息不断:

徐盐支队五大队执法人员与养护人员继续在路上除冰除雪保畅通;

二大队辖区内宿淮盐养护部门正在加紧铲雪作业,目前还有部分路段有少量积雪;

三大队执法人员刘胜报告,正在路面巡查中;

六大队执法人员在淮河大桥查看桥面情况;

一大队大丰点执法人员会同养护人员布撒融雪剂;

……

“滴滴”,在这个雪夜,微信提示音带着“温度”传来,让人心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