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丰碣石(陆丰碣石温南事件)
早上把在飞机上写的小文梳理推送出去,广东汕尾陆丰的一天开始了。
八点半出门吃早餐走在街上一股热气袭来,如果不是在树荫下还是很热的,这里早上有些冷清不像晚上夜生活那么热闹。
早餐在河边一家门市店,一对老夫妻经营着几平米小店,店内只有一张桌子三人坐拥挤,当地人多是拿走像我们这样一边吃着看着是少数,一碗河粉加一些海鲜、卤肉十五元钱,好吃不贵。

广东-汕尾-陆丰,过去脑海中没有印象的地方,这次受小哥和小蔡之约来汕尾、来陆丰,如果没有这样的机会一辈子可能与汕尾、与陆丰无缘。
来汕尾想起汕头应该有头有尾,汕头是改革开放十四个开放港口城市,这些开放城市抢占了市场先机,不知汕尾和汕头有什么关系,是否也得到了先行一步发展,这一切都是一个迷,需要到汕尾找答案。

汕尾天气预报零上31℃,从哈尔滨出门穿着长衣长裤,到汕尾把行李箱里夏装又找出来,从祖国东北端来最南端,不仅是距离还有一种地域的陌生。
吃完早餐回到宾馆一身汗,这里空调、冲澡、喝茶是离不开的,来汕尾主要帮助小蔡梳理一下他的事情,需要到现场实际查看一下,作为一名退休记者有自己习惯和作法,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来之前对小蔡事情做了一点功课把需要调查内容提纲发给了他,不做无准备的事情,多年职业习惯还没有改变。
一上午头脑风暴对我和小蔡来说都是一种折磨,他一口广东地方普通话听起来费劲,我听不明白他说不清楚后来只好借用手机、电脑打字探讨和沟通,南北方是有一些不同的。
昨天中午在陆丰车站接到小哥开车来到陆丰市碣石镇,在镇上吃一碗海鲜拌饭很不错,这里吃饭不缺海鲜,更少不了酸辣可口辣椒酱。

陆丰是汕尾市所辖县级市,有140万人口,陆丰市碣石镇有30多万人口,远远超过北方一些县区人口,这里古称石桥场,因这里礁石很符合古代传说中“碣石”的特征,才名之为碣石。
碣石镇境内文物古迹星罗棋布,有古遗址,古建筑、摩崖石刻、匾额等,尤以古建筑著称,其中玄武山元山寺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碣石镇被评为第三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在碣石镇入住全国连锁维纳斯酒店,一个普通标间接近300元,这个价格超过了国内一些省会城市,镇内有一个AAAA级风景区,镇里街道商铺林立,汽车、摩托车川流不息。
昨天下午小蔡安排我们来到海边登上渔船,在船上吹着海风喝着茶,遥望蓝蓝的天空蓝蓝的大海其乐无穷。

我们踩在塑料桶、木板搭建的操作台自己动手打捞渔民饲养的野生海产品,海上远处渔民开着机动船满载而归回到岸边,等候接货的上船过秤打包将这些海产品迅速发往全国各地,一些地方当晚就能吃到这里刚刚打捞上来新鲜海鲜。
阳光下几个妇女在退潮海滩上捡扇贝,几个小时下来也有几十元的收入,验证了那句话:有山靠山、有海吃海。
晚上我们吃着自己亲手打捞的海鲜,一盘盘海鲜让我们大开眼界,热情的当地朋友还教我们如何辨别螃蟹公母,吃着新鲜海鲜增加海鲜知识,这顿饭心里、嘴中都有很大满足。
汕尾虽是广东相对有些落后地区,陆丰碣石这里夜生活一点也不逊色,夜晚红灯笼满城,到处是红彤彤的世界,街上小吃、路边饭店经营到下半夜,这里有内地已不多见的KTV唱歌房,八九十年代老歌仿佛又回到熟悉的几十年前。
晚上九点,街上热闹劲没有一点散去的样子,老人在喝茶、年轻人在喝酒,这里企业多用人单位多年轻人也多,这与北方县城很少见到年轻人成了鲜明对照,年轻是未来,这里有未来。
这里夜晚还有些热,宾馆楼下十字路口街心花园一些老人坐在台阶上纳凉聊天,远处不断地传来歌声、汽车灯不停地照射过来,纳凉的老人对这些仿佛全然不知,他们悠闲自得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