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忠诚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神经外科事业开拓者创始人之一。他是吴孟超之后第二个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医学专家,也是医学界获此殊荣的区区几位科学家之一。

今年是王忠诚逝世十周年,分享生命中的若干细节,借以追忆缅怀,也期待给读者以启迪——

1982年1月7日,经北京市政府批准,北京第二医学院附属崇文医院改名为北京天坛医院。三个月之后,天坛医院正式挂牌。

此时,天坛医院建设工程已经有了很大进展,很多建筑已经矗立在人们视野里。旁边的天坛公园里正好也迎来了春天,到处桃红柳绿,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在四月的明媚的春光里,王忠诚决定搬家。他带领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和神经外科医护人员75名,从宣武医院迁到刚刚挂牌的天坛医院,开始了新的征程。

王忠诚在实践中不断钻研,不断开拓手术领域,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医学奇迹,填补了一项又一项医学空白。到1982年底,研究所已经23项科研成果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和北京市科技成果奖。其中,对脑电图的电子计算机分析、小鼠胶质母细胞瘤株的建立与传代、听神经瘤切除手术、射频机治疗三叉神经痛、垂体瘤的综合研究、血清垂体的放射免疫测定、垂体瘤组织培养过程中的内分泌素测定、垂体瘤超微形态观察、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研究、微腺瘤的显微手术切除、溴隐亭治疗垂体瘤等,均已达到国内外的先进水平。

研究所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各国同行业机构和专家纷至沓来,国际间的学术交流活动十分活跃。世界卫生组织连续在这里举办了三次神经系统疾病与脑血管病讲习班,近十个国家的专家对来自中国各地的神经外科医生讲学,并交流学术经验。数十个国家的神经外科专家专程来研究所参观访问,研究所也多次派医生出国考察。

1982年年底,神经外科研究所被世界卫生组织任命为“世界卫生组织神经科学研究和培训协作中心”,被卫生部任命为“全国神经外科培训基地”。

1983年,随着面积达5400平方米的基础实验室大楼的建成,随着先进的仪器设备逐渐添置,研究所的条件越来越好。研究所的学科研究室增加到了10个,分别是神经生物化学研究室、神经生理研究室、神经病理研究室、神经放射研究室、生理病理研究室、细胞生物研究室、生理解剖研究室、心理研究室、情报研究室、流行病学研究室,规模、仪器设备和科研水平都迈入了世界先进行列。

此后的三年间,王忠诚个人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陆续完成了数个国内首例和世界首例,让中国的神经外科越来越被世界瞩目。

动脉瘤是由于动脉壁的病变或损伤,形成动脉壁局限性或弥漫性扩张或膨出的表,以膨胀性、搏动性肿块为主要表现。颅内动脉瘤多为发生在颅内动脉管壁上异常膨出,是造成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首位病因,在脑血管意外中,仅次于脑血栓和高血压脑出血,位居第三

众所周知,动脉是动脉血的输送管道,而人体的营养主要靠动脉血来提供。大脑也是一样,必须靠颅内动脉提供营养。动脉长了瘤子,势必影响动脉血的输送,而且容易引起动脉的破裂,导致脑出血,后果非常严重。

动脉瘤的治疗,最好的途径还是手术,也就是动脉瘤颈夹闭或结扎。手术的目的,在于阻断动脉瘤的血液供应,避免发生再出血,保持载瘤及供血动脉继续通畅,维持脑组织正常血运。可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这个手术还是神经外科最难做的手术之一,死亡率很高。

来到天坛医院不久,王忠诚就把动脉瘤手术当作主要攻关课题,并很快找到了对付它的窍门。在手术实践中,他还大胆创新,一次手术夹闭多个动脉瘤,提高了手术效率

1983年6月初,王忠诚应中华医学会山西分会邀请,到山西进行学术交流。在山西忻县地区医院,他碰到了一个叫阎双全的中年患者。

阎双全这年45岁,是地区木材公司的工人,5个月前突发脑出血,留下了口齿不清及右下身不完全瘫痪的后遗症。经脑血管造影检查,发现患者颅内长有四个动脉瘤,分别长在颅内动脉的后交通动脉和大脑中动脉主干分叉处。病情比较复杂,手术难度很大,当地医院的医生根本不敢做这个手术。

王忠诚没有退缩,果敢地做出了为阎双全手术的决定。

6月4日,王忠诚走上了手术台,开始为阎双全实施手术。他从左额颞开颅,自侧裂入路找到左大脑中动脉主干,在其远端发现了一个体积较大的动脉瘤。他惊讶地发现,这个动脉瘤的情况非常复杂,瘤蒂较宽,体部呈紫红色,说明瘤壁已经很薄,瘤内压很高,其上有一条左大脑中动脉分支攀行,并与瘤体紧密粘连,而且,这条小动脉正横跨动脉瘤的底部,稍有不慎就可能造成动脉瘤破裂出血,影响患者生命安全

天坛开颅医生排名前十(天坛神外医生排行)-小辉娱乐网

王忠诚为患者做手术

施行这样复杂的手术,即使在设备优良的专科医院,也有很大的难度,何况是这个设备简陋的地区医院。可是,手术已经开始了,颅骨已经打开了,“开弓没有回头箭”,王忠诚决定尽最大力量去做,争取最好的效果。

王忠诚先用钝剥离法试图将小动脉剥离,但没有成功。他又在手术显微镜的帮助下,用显微剪将粘连的部位逐步剪开。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操作,既要避免牵动周围组织,又不能损伤中动脉的重要分支,还要将它们分离。他小心翼翼地操作着,用了半个多小时,总算把小动脉从瘤体粘连的部位剥离下来。

第一个动脑瘤夹闭成功后,他又在左大脑中动脉主干上发现了两个动脉瘤。这两个动脉瘤的蒂部相距很近,分离其周围的视丘纹状动脉之粘连,发现两个肿瘤间空隙很小,不允许分别夹闭。他灵机一动,把两个动脉瘤捏在一起,用一枚动脉瘤夹同时夹在了两个动脉瘤的蒂部。

凭着多年的丰富经验和熟练的手术技巧,王忠诚成功地将三个动脉瘤夹闭了,这已经算是创造了不小的奇迹。但是,他并不满足,还要尝试“对付”第四个动脉瘤。

“王院长,手术已经很成功了,还要继续做吗?”有人委婉地提醒

王忠诚没有回答,但他的手没有停止

在颈内动脉后交通支起始部,他找到了第四个动脉瘤。分离成功了,夹闭成功了,一项国内纪录也诞生了。

术后,阎双全恢复得很快,第二天就可以进食,一周后拆了线。颈动脉造影复查,发现大脑中动脉及其分支通畅,动脉瘤已完全消失。渐渐地,患者脑出血留下的后遗症也得到了缓解,不仅口齿清楚了,还可以行走自如,一次步行两公里以上,生活基本自理。

王忠诚在一次手术中夹闭了四个动脉瘤,在国内神经外科学界传为佳话,也标志着我国神经外科手术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摘选自作者本人的《王忠诚的故事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2015年3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