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美食烧饼排名前十(特色烧饼)

在古城南门七一街八一下段
藏着这么一家店
14平的狭小空间
简单的装修
年过五旬的夫妻
一天却卖出200个烧饼
一个月就是 6000个

蔡记帅哥烧饼

帅哥的烧饼
“帅哥,要两个梅干菜烧饼,帮我剪一下!”
丽江阴雨连绵,古城里不同往日般嘈杂拥挤,但一个小店前却已围满了人,站在店外的小姐姐已经熟练地跟老板接上了头。
“好咧”老板应了一声,熟练地包陷、擀薄、上炉,几分钟后又薄又香又脆的梅干菜烧饼就被交到了老顾客手里。
小小几平米的店内很干净,圆形烤炉擦得很干净。男老板和面擀饼,女老板看火揭饼,两人分工合作,井然有序。

十年前,蔡根良、王红平两夫妻从浙江安吉来到丽江,被丽江的古朴小镇深深吸引,为了留在这个美丽的地方,他们很快把自己的定位从‘游客’变成了‘本地人’,决定拿出看家本领——做了20年烧饼的经验,在红太阳广场开了一家小店。
后来赶上改建,就把小店搬到了古城七一街八一下段,改名为“蔡记帅哥烧饼”,这一做就是整整十年。虽说目前是做小本生意的手艺人,但他们靠着一块烧饼,在丽江古城也做的风生水起。

烧饼店在早上五点之前就得开门,花一个小时准备,六点准时营业,就算是不忙的时候也得到下午两点才能休息一会儿,到了下午四点旁边的市一中放学又开始忙碌起来,直到晚上九点才歇业。从小编进门开始,老板夫妻一刻也没有停下手中的活计,一边工作一边交流。
斜风夹杂着细雨,淅淅沥沥的,古城里平白的,多了几分凉意,但站在烤烧饼的火炉边上,细雨依旧没带来凉意,不一会儿,小编就热得受不了!很难想象,两位店主是怎么坚持下来的这每一天。
但夫妻二人却不觉得辛苦,当问到创业时经历过什么困难时,他们也只笑言:“比较顺利”。
来一个大烧饼
大烧饼真的超大,皮薄馅儿厚,热乎乎的用油纸包住,一边烫着手一边还忍不住往嘴里塞。每吃一口梅菜馅儿都多的往外掉,正抹着嘴呢,还要惦记着袋子散落的梅菜干!
作为店里的主打,烧饼自然是花了两夫妻极大心思的,从拌陷、和面到成品,每一个环节都恰到好处。
每天上午,老板都要抽出时间亲自去金甲市场挑选肉和菜,老板表示:不亲自看看还是会不放心。“周围学校的孩子们很喜欢吃自家的烧饼,小孩子脾胃弱,吃食的原材料更要用心才行。”

店里有六种不同的馅料,最受欢迎的梅干菜扣肉,每次准备馅料一大盆。梅干菜扣肉用的是肥肉,为了解油腻配上了梅菜。扣肉滑溜醇香,肥而不腻,吃起来软烂醇香。梅菜吸油,肉又会带着梅菜的清香,这样的搭配真的可以说是恰到好处。




将经过发酵的面团反复揉搓,让每一寸面团的肌肤都变得柔软有弹性。
揉搓之后,加入馅料用擀面杖来回碾压,让梅菜扣肉以及其他馅料均匀布在饼的每一寸肌肤上。每一块烧饼都是现做,你只负责吃还有看面团变成烧饼的艺术表演~
思乡
两夫妻在丽江待了十几年,而唯一的儿子却还留在浙江,如今儿子长大了,成为一名消防队员;娶妻了,儿媳妇在医院上班;生子了,小孙子一岁过半。

本该是含饴弄孙的时候,两人却仍然坚守在古城的这间小房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年过半百的人笑着说:“反正我们也闲不住,还不如做点拿手的,一边混日子一边还可以补贴家用啊~”在他们看来,有多少能力,就做多少事。他们不求新奇、高档,只求把自己有的能力都发挥出来。
而很多时候,他们也会想念远方的亲人们。采访中途,接到了来自孙子的视频电话,王嬢嬢高兴极了,忙碌的蔡老板也忍不住凑过头去,分隔两地的亲人在这一刻得以重聚,一切都显得那样美好。


“我们把店搬到这边来,游客变多了,但更多的还是以前的老顾客们,我们真的很感激。”我们要离开了,夫妻两个这样对我们说道:“从来就不是我们自己成就了这家店,是老顾客们养活了我的店。”






似乎每一个老店,都有一种老顾客的情节,他们之间的买卖更像是一次老朋友之间随意的问好。蔡哥夫妇做着自己喜欢的事,只管专心做饼、简单做人。
每一次在小巷间寻找美食,我也总能得到不一样的感动,如果有一天你路过古城南门七一街八一下段,可不要忘了,找帅哥买个烧饼,就当给自己的胃一次小小的犒劳。

—END—
蔡记帅哥烧饼
(丽江市一中旁)
营业时间:6:00-21:00
▌图文编辑:掌上丽江(转载请联系zslj0006授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