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度卫生健康委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跟着各地陆续入冬,呼吸道疾病已进入高发季候,今朝多种呼吸道疾病交错叠加。(>>此前报道

本年入秋后,广东区域天气多变,台风连发,流感、新冠多发,急性胃肠炎亦属常见。为此,广东省中医药局组织专家,连系广东天气特点,编制了《广东省2023年秋冬季中医药治未病指引》,赐与响应的指引和预防方建议。

收藏!秋冬防病,广东发布七款食疗方-小辉娱乐网


分歧体质怎么吃?
不小心中招了若何保养?
秋冬泡脚、艾灸等注重什么?
一路看看

▼▼▼

未病期预防疗方
01.桑菊陈皮薄荷茶
收藏!秋冬防病,广东发布七款食疗方-小辉娱乐网

收藏!秋冬防病,广东发布七款食疗方-小辉娱乐网


材料:桑叶5克,菊花4朵,陈皮5克,薄荷2克。


做法:热水冲泡后饮用;也能够选择水煮5-10分钟。供1人饮用,天天1次。


适合人群:平宁体质人群,因受秋冬天气影响,易感触风燥之邪,肺失宣降、上焦蕴热,导致口鼻干燥、时有咽喉不适、咳嗽痰少、皮肤干燥、眼部干涩等症。


讲解:桑叶性寒、味甘,菊花性微寒、味辛甘吃力,薄荷清热利咽,陈皮理气、健脾、化痰,配合起到健脾益肺,清解风燥之邪,预防伤风的感化。

02.三参润肺汤
收藏!秋冬防病,广东发布七款食疗方-小辉娱乐网
收藏!秋冬防病,广东发布七款食疗方-小辉娱乐网


材料:太子参、沙参各30克,玄参15克,水鸭半只,陈皮、生姜、花生油、食盐适量。

做法:把材料洗净,水鸭斩件焯水后,生姜起锅爆炒一下。向锅内到场适量清水煮沸,到场上述材料,慢火煮1小时,调味即可。可供3-5人饮用,每周1-2次。

适合人群:阴虚体质人群,在秋冬天色影响下,更易感受口干舌燥、眼睛干涩、心烦不眠、大便偏干甚至颗粒样,或易生虚火,皮肤长痒疹、痤疮,或体虚易伤风,但虚不受补。风寒所引起的咳嗽、咽喉不适与便溏者不宜。

讲解:本汤方有效缓解咽干鼻燥、干咳无痰、便秘、皮肤干燥等不适,经由补气养阴改善症状,增加体质。
03.指毛桃红枣炖排骨
收藏!秋冬防病,广东发布七款食疗方-小辉娱乐网

收藏!秋冬防病,广东发布七款食疗方-小辉娱乐网


材料:五指毛桃100克,玉竹30克,红枣6个(去核),排骨350克,生姜、食盐适量。


做法:排骨斩件,洗净焯水。锅内加水煮沸,放入所有食材,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煲1.5小时,调味即可。可供3人饮用,每周1-2次。


适合人群:平昔体质偏虚人群,易显现疲倦乏力、气短、汗多、怕风和易伤风,或有皮肤干燥,或进补或食煎炸之品易上火。需注重,湿热体质人群不宜。


讲解:五指毛桃性微温、味甘,能健脾化湿、行气化痰、舒筋活络,素有“南芪”之佳誉。搭配补中益气、润心肺的玉竹,和中补血的红枣,温中的生姜,气血双补防外感


疾病期症状缓解食疗方
01.陈皮普洱姜母茶
收藏!秋冬防病,广东发布七款食疗方-小辉娱乐网
收藏!秋冬防病,广东发布七款食疗方-小辉娱乐网


材料:新会陈皮1瓣,普洱茶3克,姜母茶1块(或生姜3-5片加适量红糖)。

做法:热水冲泡后饮用;也能够选择水煮5-10分钟。供1人饮用。

适合人群:适合伤风初期,显现身重乏力、鼻塞流涕,又见胃口欠安、口淡,或恶寒、手足冰凉的人群饮用。湿热体质或风热伤风者不宜。

讲解:姜母茶是用红糖(或黑糖)和老姜熬煮而成,不光能够预防伤风、温经养血,还有美肤的感化;加上新会陈皮(最好选10年摆布的),既可增加其原有功能,又有助于理气调中、燥湿化痰;再搭配带有自然陈香韵味的普洱茶,整个茶饮闻起来沁人肺腑,还有健牌开胃、养血祛寒的感化。
02.雪梨苹果罗汉果汤
收藏!秋冬防病,广东发布七款食疗方-小辉娱乐网
收藏!秋冬防病,广东发布七款食疗方-小辉娱乐网


材料:苹果1个,雪梨1个,罗汉果10克,生姜三片去皮。

做法:苹果、雪梨洗净去芯切块,与罗汉果、陈皮一路加适量清水,大火烧开后小火熬煮1个小时即可。供1人饮用。

适合人群:适合风热伤风咳嗽咯痰时辅助食疗。

讲解:雪梨味甘酸、性凉,可清肺化痰、生津止渴。苹果味甘酸、性平,有益胃生津的感化。罗汉果搭配生姜开宣肺气、解表化饮。
03.鲜姜萝卜杏仁饮
收藏!秋冬防病,广东发布七款食疗方-小辉娱乐网
收藏!秋冬防病,广东发布七款食疗方-小辉娱乐网


材料:白萝卜250克,生姜15克,北杏仁5克、南杏仁5克。

做法:将白萝卜和生姜洗清洁、切碎,到场南北杏,用摒挡机榨汁,供1人饮用。

适合人群:全方可用于风寒伤风初期,咽痒咳嗽有痰,咽喉晦气的症状。

讲解:生姜味辛、性微温,功能散寒解表、温肺化饮、温胃止呕,适用于风寒伤风。杏仁止咳平喘、润肠通便,南北杏同用,既取北杏的药性,也取南杏的甜味。
04.麦冬雪梨清汤
收藏!秋冬防病,广东发布七款食疗方-小辉娱乐网

收藏!秋冬防病,广东发布七款食疗方-小辉娱乐网


材料:麦冬15克,雪梨1-2个,南杏10克,鲜无花果(或干)2-3个。


做法:材料洗净,雪梨切块,向锅内放入适量清水煮沸,到场上述材料,慢火煮30分钟,调味即可。


适合人群:对于偏于阴虚津亏、久咳不愈人群尤其适合,也介绍历久抽烟的人士保健食用。


讲解:麦冬性微寒味甘淡,具有养阴生津,润肺清心的功能。雪梨性凉味甘,具有生津润燥,清热化痰的感化。无花果清甜可口,杏仁润肺止咳,此汤既可素食,或加瘦肉同煮。


脚、艾灸等有讲究
(一)中药沐足疗法

沐足疗法是中医常用的外治法之一,配伍合适的药材,常日可预防伤风,伤风初期也可使用此方式,对症状缓解有所裨益。

取艾叶5克、肉桂3克、桑叶5克、菊花5克、荆芥5克,滚水浸泡15分钟后放冷或到场适量冷水,调节至适宜水温(<40-45℃)。将双足浸入,药液没过脚踝,浸泡15分钟或泡至前额后背微微出汗即可。天天或隔日1次。

收藏!秋冬防病,广东发布七款食疗方-小辉娱乐网

需要注重的是,水温并非越热越好,请不要跨越45℃,防烫伤。饥饿、饱食时均不宜沐足,餐后1小时以上为佳。沐足后建议适量饮用温开水增补水分。

忌用人群:
1.肿瘤、心梗、高血压及精神疾病等重症患者;
2.足部皮肤有破损者;
3.对药液过敏者;
4.糖尿病足患者。
(二)艾灸法

艾灸可固护正气,提拔阳气,预防外感疾病汗青悠长,尤其适合体虚易动人群,白叟、儿童也可应用此法。


艾灸神阙、足三里,可培元固本,健脾益气,缓解委靡


1.神阙

定位方式:合法脐中。

艾灸方式:手持艾条于穴位上方8-10厘米,暖和灸15-20分钟,微微出汗为宜。


收藏!秋冬防病,广东发布七款食疗方-小辉娱乐网

2.足三里
定位方式:足三里在小腿前外侧,犊鼻(外膝眼)下3寸,胫骨外侧一横指,犊鼻与解溪连线上。

艾灸方式:手持艾条距离穴位8-10厘米,暖和灸15-20分钟,微微出汗为宜。


收藏!秋冬防病,广东发布七款食疗方-小辉娱乐网
(三)中药热敷法

中药热敷法可温经散寒,有效缓解风寒伤风鼻塞、流清涕的症状,且可一次热敷多个穴位,体感舒适。


将吴茱萸30克、小茴香30克、莱菔子30克,与海盐500克炒热装布袋,热敷于大椎、风门、肺俞穴位之上,每次15-20分钟,每日1-2次。


收藏!秋冬防病,广东发布七款食疗方-小辉娱乐网


1.大椎
定位: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
取穴:取俯卧位或坐位,垂头,可见颈背部接壤处椎骨有一高突处,便是第7颈椎,其棘突下凹陷处即为此穴。

2.风门
定位:第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取穴:确定大椎穴位置后,往下推2个椎骨(即第2胸椎),从其棘突下缘旁开2横指,按压有酸胀感处即为此穴。

3.肺俞
定位: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取穴:确定大椎穴位置后,往下推3个椎骨(即第3胸椎),从其棘突下缘旁开2横指,按压有酸胀感处即为此穴。

注重事项:风热伤风不消此方式。

(四)刮痧疗法

刮痧疗法以中医经络十二皮部理论为指导,刮拭响应部位,可泻热解表的感化,适用于伤风、发烧、咽痛等症状的缓解


刮拭部位:颈后风池穴、风府穴至大椎穴,背部沿督脉、华佗夹脊穴、膀胱经依次刮拭。


收藏!秋冬防病,广东发布七款食疗方-小辉娱乐网


刮拭方式:先于刮痧部位涂抹适量刮痧油或活络油。手持刮板,沿从上到下的偏向进行刮拭。刮板与皮肤连结 45-60°进行刮痧。酸痛、出痧部位重点刮拭。


每次10-15分钟。刮痧后适量饮用温水,刮痧部位避免受凉,刮痧4小时后方可洗澡。



生活体式保养
(一)包管足够睡眠,睡前宜恬静平宁,上床后少做与睡眠无关的事。

(二)秋冬季天色干燥,饮食上少食油腻、煎炸、烧烤、辛辣食物,清淡饮食,适当增加饮水量。

(三)养成天天准时排便的习惯,尽量包管天天能天然排遣大便。

(四)连结每日适当运动。年青年头人可进行跳绳、原地高抬腿跳、哑铃磨炼等;动作未便者也应适当运动手脚;老年人在居室中可进行深呼吸、太极拳、八段锦、易筋经等保健功法磨炼,以身上有微微温热感或微微汗出为佳。

(五)连结情绪舒畅。秋冬季适合户外出游、登高望远、坦荡心胸;或与家人同伙相聚倾谈、唱歌、聆听音乐等体式,预防悲秋的降低情绪,连结情绪舒畅。


起原 | 广东省中医药局 广东卫生在线

编纂 | 彭小欢

初审 | 吴焕隆

审核 | 曾向城


收藏!秋冬防病,广东发布七款食疗方-小辉娱乐网
收藏!秋冬防病,广东发布七款食疗方-小辉娱乐网
收藏!秋冬防病,广东发布七款食疗方-小辉娱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