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Flask的基本机制

Flask是一个微型Web应用框架,使用Python语言编写。因其轻量级和灵活性,广泛应用于中小型项目的开发。在讨论Flask是同步还是异步之前,有必要了解它的请求处理机制。WSGI默认使用Flask(Web Server Gateway Interface)标准,它定义了Web服务器和Python 接口规范在Web应用之间。所以Flask框架本身在处理请求时采用了同步阻塞模式。

Web服务器在同步阻塞模式下,每次接收到客户端请求,都会创建一个线程或过程来处理这个请求,直到回复响应。其它请求将在这个请求处理过程中排队等候。这一模式简单直观,在要求少、处理时间短的情况下运行良好。但是,这也意味着每一个请求都需要额外的线程或流程资源,同步模式的效率和性能在遇到高并发、长耗时的请求时会受到限制。

Flask程序的基本结构同步

最基本的同步Web应用程序通常由Flask框架中的路由组成(Routes)、视图函数(View Functions)和模板(Templates)构成。以下是Flask应用程序代码的简单同步示例:

 <code> from flask import Flask, render_template app = Flask(__name__) @app.route('/') def index(): return render_template('index.html') if __name__ == '__main__': app.run() </code> 

当客户端发起对该路由的要求时,Flask将同步调用视图函数index(),在此代码中,我们定义了一个路由“/”。随后,view函数渲染了一个HTML模板,并将生成的HTML内容作为回应返回到客户端。因为这是在同步模式下完成的,如果index()函数内部有长时间的IO操作,例如从数据库中检索大量数据,那么服务器在当前的请求完成之前就不会处理其他请求。

Flask的异步支持

虽然Flask的核心设计是基于同步模式,但是这个框架支持与异步服务器和异步程序库结合使用,从而允许异步处理。例如,Gevent或Pythont等配合事件驱动的服务器 Asyncio库3.5+中原生支持,Flask应用程序可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异步处理。

下面是使用Flask与Gevent相结合的基本例子:

 <code> from gevent.pywsgi import WSGIServer from flask import Flask app = Flask(__name__) @app.route('/') def index(): # 模拟IO密集操作 import time time.sleep(1) return "Hello, World with Gevent!" if __name__ == '__main__': http_server = WSGIServer(('127.0.0.1', 5000), app) http_server.serve_forever() </code> 

例如,我们用Gevent的WSGIServer取代了Flask内置的Web服务器。Gevent通过协程(Greenlet)即使index视图函数中存在睡眠操作模拟的耗时IO,Gevent也可以在单线程内并发处理多个客户端的请求,从而实现非阻塞IO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