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预告|戴向明:《中国文明的发源与早期发展》
中华文明如浩浩江河,滋养泱泱华夏。
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显现了中华文明发源、成长脉络与光耀成就,塑造了中华文明的凸起特征。
为了更好地雄厚全社会汗青文化滋养,向公家展示好中华文明的一连性、立异性、统一性、包涵性、和平性,“华夏国粹讲坛”推出十期“文明的毫光”系列讲座,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兼顾学术表达与社会视角,以最新的考古与研究功效多维度解读,科学揭示中华文明的汗青特点与现代价格。
主讲嘉宾:戴向明
主题:
《中国文明的发源与早期成长》
时间:
1月20日15:00
讲座所在:
河南博物院西配楼二楼多功能申报厅
咨询德律:
19211762069
▲巩义双槐树遗址功能结构示意图(图源国度文物局网站)
从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早中期,人类社会履历了从游动的狩猎采集小型血缘群体,到逐渐依靠假寓农业的氏族社会的成长过程。新石器时代中期,农业和养畜业进一步成长,以渔猎采集为主的擢取型经济仍占有着主导地位。同时,具有必然规模的假寓村子也成长起来,华夏裴李岗文化的新郑唐户遗址聚落能够分为几个衡宇组,呈环状分布。不乱的假寓生活导致生齿增进,形成了最早的村子组织。
到新石器时代晚期,我国各焦点文化区接踵显现地区性社会组织,形成“万邦林立”的局势,起头浮现出文明的曙光。公元前3300——前1800年摆布,各区域文明显现出分歧的成长历程。长江中粗俗区域的稻作文明率先成长起来,显现了其时东亚区域最早的国度社会——良渚文化。社会分层和集权统治的现象在这一时期起头显现。到了公元前2300今后的龙山时期,长江中粗俗的稻作文明起头衰落,以黄河为中心的华夏文明则持续成长,产生了以陶寺文化、石峁文化为代表的早期国度。这些早期国度已经具备了城市、宫殿、礼仪建筑等文明要素,显现了中华文明早期的绚烂。此后的夏商周三代王朝,华夏青铜文明强势崛起,开启了中华文明从多元走向一体的汗青历程。
史前时期,中华文明示意出多元成长的特征,在几个首要文化区先后绽放出烂漫的文明之花,彼此间又有亲切交流互动,汇集成了伟大的“文明丛体”。从多元到一体,中华文明的汗青历程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各个地区、文化、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络续增强,逐渐形成了具有配合文化特征和价格观点的中华民族。在这个根蒂上,中华文明逐渐成长强大,成为了世界上最陈旧的文明之一。
中国史前文明的成长能够分为哪些阶段,为什么?
今朝有哪些关于“文明”界说的分歧概念?
有哪些考古材料能够解说社会分化和集权政治的显现?
▲贾湖骨笛
1月20日下昼15:00,由河南省文化和旅行厅、河南博物院举办的2024年华夏国粹讲坛“黄河文脉•民族根魂”系列讲座之“行走河南•读懂中国”第3讲(总第374讲),特邀戴向明传授做客河南博物院,为您全方位解读“中国文明的发源与早期成长”。
敬请等候!
本期嘉宾
戴向明,首都师范大学“燕京人文讲席传授”,国度宣传思惟文化范畴高条理人才,曾任中国国度博物馆考古院院长。首要研究范畴为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兼及夏商考古。历久在晋南运城区域从事野外考古工作,先后主持了运城盆地东部新石器至早期青铜时代区域系统查询、绛县周家庄史前遗址和西吴壁夏商冶铜遗址的挖掘,几个项目均被加入“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子课题,个中西吴壁遗址入选“201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近年研究重点集中于中国文明与早期国度的形成和成长等重大课题,今朝正主持国度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山西绛县周家庄遗址挖掘资料的整顿与研究”。出书专著《陶器生产、聚落形态与社会变迁——新石器至早期青铜时代的垣曲盆地》(中、英文版)《黄河流域史前时代》,主编著作有《运城盆地东部聚落考古查询与研究》。在《汗青研究》《考古学报》《考古》《人民日报》等刊物揭橥论文70多篇。
预约体式
识别以下小法式码进入运动预约栏目进行预约
来源:河南博物院
转载请注明出处。如碰到分享内容入侵您的版权及所标起原非第一原创等情形,请第一时间留言给小编,小编会实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