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气小知识—霜降
今日霜降
一·骨气介绍
霜降,是二十四骨气中的第十八个骨气,秋季的最后一个骨气。
进入霜降骨气后,暮秋情景显着,冷空气南下越来越频仍。
二·物候现象
一候 · 豺乃祭兽
“豺乃祭兽”这个词最早显现在《逸周书》中:“霜降之日,豺乃祭兽”。又曰:“豺不祭兽,虎伥不良”。
二候 · 草木黄落
秋尽百草枯,霜落蝶翱翔。秋天,西风漫卷,催落了叶,吹枯了草。逐渐严寒的天气,将大天然所有的生命力进行了一次次扑灭性的蹂躏。
三候 · 蜇虫咸俯
蜇虫也全在洞中不动不食,垂下头来进入蛰伏状况中。此时的大天然,是一种幽静的美。生命的轮回,又进入休眠的状况。
三·传统习俗
·喝酒赏菊
在景象学上,一样把秋季显现的第一次霜叫做“早霜”或“菊花霜”,因为此时菊花盛开,正值赏菊的好时节。古有“霜打菊花开”之说,所以登高山,赏菊花,也就成为了霜降这一节令的雅事。南朝梁代吴均的《续齐谐记》上有记载。“霜降之时,唯此草盛茂”,是以菊被前人视为“候时之草”,成为生命力的象征。霜降时节恰是秋菊盛开的时候,中国好多处所在这时要举办菊花会,赏菊喝酒,以示对菊花的崇拜和爱戴。
·吃柿子
在中国的一些处所,霜降时节要吃红柿子,在本地人看来,如许不光能够御寒保暖,还能补筋骨。泉州白叟对于霜降吃柿子的说法是:霜降吃丁柿,不会流鼻涕。有些处所对于这个习俗的注释是:霜降是日要吃杮子,否则整个冬天,嘴唇都邑裂开。
·登高远眺
秋季山林、高山空气新颖,大气中的浮尘和污染物较少。霜降时节登高远眺,既可使肺的功能获得舒畅,同时登至高处极目远眺,心旷神怡,还可舒缓表情。
·省墓祭祖
《清通礼》云:“岁,寒食及霜降节,拜扫圹茔,届期素服诣墓,具酒馔及芟剪草木之器,周胝封树,剪除荆草,故称省墓。”并相传至今。
四·文学创作
《送李翥游江外》(唐)岑参
了解应十载,见君只一官。
家贫禄尚薄,霜降衣仍单。
难过秋草死,萧条芳岁阑。
且寻沧洲路,遥指吴云端。
匹马关塞远,孤舟江海宽。
夜眠楚烟湿,晓饭湖山寒。
砧净红鲙落,袖香朱橘团。
帆前见禹庙,枕底闻严滩。
便获赏心趣,岂歌行路难。
青门须醉别,少为解征鞍。
《赋得九月尽(秋字)》(唐)元稹
霜降三旬后,蓂馀一叶秋。
玄阴迎夕照,凉魄尽残钩。
三更灰移琯,明朝帝御裘。
潘安过今夕,休咏赋中愁。
五·起居摄生
在睡眠方面,《黄帝内经》里提出:“早卧夙兴,与鸡俱兴”,意思是秋天色候转凉,要早一点睡觉,以顺应..的收藏;又要早一些起床,以顺应阳气的舒长。睡眠时卧的偏向上,前人提出“秋冬向西”的概念,如《令媛要方 道林养性》里说:“常人卧,春夏向东,秋冬向西”,春夏属阳,头宜朝东卧;秋冬属阴,头宜朝西卧,以合“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
“霜降三防”要做好
一防秋燥:霜降作为秋季的最后一个骨气,此时天色渐凉,秋燥显着,易显现口干、唇干、咽干、便秘、皮肤干燥等现象,燥易伤津。
二防秋郁:晚秋时节,天色渐冷,草木枯黄,落叶落果,万物萧瑟,轻易惹人饮茶忧思,使人意志消沉、抑郁。
三防秋寒:霜降时节是秋冬天气的转折点,也是阳气由收到藏的过渡,摄生要害应注重做好“外御寒、内清热”。
霜降是秋季到冬季过渡的起头。俚语有“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此时节,日夜温差转变增大,是以要注重添加衣服,稀奇要注重脚部和胃部保暖。最好养成睡前用热水泡脚的习惯。
往期出色
相关阅读:(上下滑动查察)
主 管 | 党委宣传部
出 品 | 融媒体中心
策 划 | 融媒体中心
责 编 | 李晓玲
来 源 | 收集
海 报 | 廖洋洋
审 核 | 周 婷 王馨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