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儿童颈围与心血管代谢风险关系的研究进展
通信作者:李晓南,Email:xiaonan6189@163.com
作者单元单子:南京医科大学从属儿童病院儿童保健科,南京 210008
本文刊发于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23,38(12):944-948.
引用本文:师亚楠,彭璐婷,李晓南.儿童颈围与心血管代谢风险关系的研究进展[J].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23,38(12):944-948.DOI:10.3760/cma.j.cn101070-20220906-01047.
近30年儿童和成人肥胖发生率活着界局限敏捷增加,成为全球民众健康问题,而中国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人数已高居世界第一[4]。儿童肥胖,尤其是中心性肥胖与糖尿病前期、血脂非常和血压升高档心血管代谢风险亲切相关,儿童青少年时期肥胖的水平越高,其成年期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的发生风险越高[5]。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腰围作为评估肥胖和肥胖类型最常用的人体测量指标均能够用来展望心血管代谢风险[6],但二者尚存在不足,个中BMI不克区分肌肉质量和脂肪质量;腰围轻易受饮食、呼吸及衣着及测量时间的影响。2010年弗雷明汉心脏研究首次提出颈围可作为展望心脏代谢风险的一项新指标[7],此后其作为一项简洁、快速、低成本评估心血管代谢风险的新指标逐渐被接管和一定。现首要就儿童青少年时期颈围生长、影响身分及其与肥胖、高血压、血脂非常、血糖非常、胰岛素抗击、尿酸非常等心血管代谢风险的关系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1.1 颈部的剖解构造 颈部位于头部与胸部之间,保持头部、躯干和上肢。颈部的支架是脊椎的颈段,颈椎前方有气管和食管的颈部,两侧有纵行的大血管、神经和淋趋承,颈根部还有肋膜顶及肺尖,这些构造间有疏松结缔组织填充,在皮肤的包裹下与皮下脂肪、肌肉、器官与血管、神经等形成人体的颈部构造[8]。是以,除去各类原因造成的甲状腺肿大或其他原因所致的颈部畸形以外,颈围的非常增加首要反映了颈部皮下脂肪或呼吸道四周脂肪的沉积。
1.2 颈围的测量方式及质控 颈围是指颈后背第七颈椎上缘和前面于喉结下方即颈部最细的部位的围度,测量时要求被搜检者清醒,取危坐位或站立,平静呼吸,两眼平视前方,双臂天然垂直,用软尺紧贴颈部测量其周径。今朝最常用的颈围测量的具体位置是用软尺上缘紧贴喉结下缘(甲状软骨水平)垂直于颈部长轴绕其一周,但未进入芳华期的儿童因为没有喉结所以测量位置位于颈部的中点[9],即下颌下缘与锁骨上缘连线的中点绕其一周。有研究发现6~16岁岁数组的分歧测量者之间或每个测量者分歧测量次数均有精巧的靠得住性,但2~5岁儿童的分歧测量者之间的靠得住性存在必然差别,在岁数较小的儿童中,定位以及测量的依从性或者更难题[10]。是以,对年长儿童,测量颈围时仅需一位经由专业..的测量者测量1次即可,无需多次测量。
2.1 颈部的生长特征 体格生长包罗体重、身高和头围等,是一个一连的过程,随岁数增进发生转变,但各岁数阶段生长速度分歧。同时身体各部门的形态发育按照必然的法式进行,如躯干先于四肢、肢体近端先于远端,刚出生时头部增进较快,今后躯干的增进速度快于头部。儿童时期的器官系统发育先后快慢纷歧,如神经系统发育较早,而生殖系统发育较晚[11]。颈部作为躯干的一部门与其他器官,如呼吸、轮回、消化系统及肌肉、脂肪的发育一般与体格生长相平行。
2.2 颈围的影响身分 颈围与其他体格生长一般,受到遗传、性别、营养、疾病、情况等身分的影响。(1)遗传身分:怙恃的遗传基因决意儿童体格生长的轨迹、特征、潜力和趋势。(2)性别身分:研究发现,跟着岁数的增加,男童颈围始终大于女童,10~11岁岁数组女童颈围的增进速度大于男童,这或者与芳华期的起头有关[12]。(3)营养身分:营养是儿童组织器官生长发育的根蒂,但营养过剩时多余的能量会转化为脂肪贮存在人体皮下组织、内脏器官的四周以及腹部网膜上[11],个中颈部皮下脂肪过度沉积会引起颈围增大。(4)活动身分:常见的活动类型一样不会显著增加颈部肌肉含量,但一些抗阻活动会显著增加颈部肌肉纤维横截面积和肌肉功能,从而增加颈部的肌肉力量[13],这也会引起颈围增大。(5)疾病身分[14]:①甲状腺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炎及甲状腺结节等,导致甲状腺体积增大从而引起颈围增大;②颈部淋趋承增大:腺样体肥大是儿童常见的疾病,当腺样体组非常增生时颈部淋趋承大,颈围非常增大;③软组织显现炎症或颈部肿瘤也会导致颈围非常增大;④壅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很多研究证实,OSAHS患者体内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兴奋性升高及内源性糖皮质激素的释放增加[15-17],糖皮质激素促进脂肪细胞分化、脂质聚积,导致局部及全身肥胖;此外,OSAHS导致的局部及全身炎症回响还或者进一步加重肥胖,从而引起颈围增大。相反,肥胖者颈部四周脂肪组织聚积,自己就可榨取气道,造成上气道狭小,进而引起睡眠呼吸难题,二者互相影响、彼此加剧。
在剖解学上,上半身皮下脂肪是一个自力脂肪库,与内脏脂肪分隔,是以人体脂肪被划分为下半身脂肪、上半身皮下脂肪与内脏脂肪。上下半身脂肪以腹股沟韧带及回肠末尾为界,上半身皮下脂肪包罗浅表和深层躯干脂肪、上肢脂肪和女性的乳房脂肪组织[18]。1956年Vague[19]的一项开创性研究表明,与肥胖相关的不良健康风险大多与上半身脂肪聚积有关,而颈围首要反映了颈部脂肪组织的沉积,相对于腰围可作为上半身皮下脂肪组织的最佳指标[20]。
有研究表明,颈围与BMI、腰围及体脂率等传统的肥胖测量指标亲切相关,能够作为评价超重、肥胖的指标。2010年Nafiu等[21]对1 102名美国儿童青少年的研究发现,颈围随岁数逐渐增加,且男童略高于女童;研究提出6~18岁男童超重(BMI≥P85)的颈围截断值为28.5~39.0 cm,而超重女童的颈围截断值则为27.0~34.6 cm。雷同地,我国河北的一项对2 847名汉族儿童开展的横断面查询发现,评估7~12岁汉族男童超重(BMI≥P85)的颈围截断值为27.4~31.3 cm,其敏感度为75.5%~86.7%,特异度为73.9%~91.7%;响应女童的颈围截断值为 26.3~31.4 cm,其敏感度和特异度离别为80.0%~92.5%和 74.7%~93.3%[22]。而巴西一项研究表明,颈围已作为6岁和7岁儿童超重(1≤BMI-Z<2)的辅助诊断方式,其正确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下面积]高达77.2%(男74.6%,女80.2%)[23]。
此外,亦有研究证实颈围与内脏脂肪具有很强的相关性[24],提醒颈围也能够作为评估中心性肥胖的精巧指标。一项针对墨西哥学龄儿童的横断面研究显露,颈围与腰围相关性最强,能够用来评估中心性肥胖,个中6~11岁男童中心性肥胖(腰围≥P75)的颈围截断值为27.5~31.7 cm,其敏感度和特异度离别为81.1%~100.0%、83.2%~92.5%;响应岁数女童的颈围截断值为25.7~30.1cm,其敏感度和特异度离别为83.8%~97.0%和78.4~92.4%[25]。基于颈围与BMI、腰围显着相关,并具有较高的评估肥胖尤其是中心性肥胖的特异性及敏感性,其有望成为儿童青少年肥胖甚至是中心性肥胖的一种有价格的筛查指标。
4.1 颈围代表上半身皮下脂肪与心血管代谢风险的关系 世界卫生组织(WHO)将肥胖界说为或者导致健康损害的非常或过多的脂肪聚积。跟着研究的络续深入,人们发如今展望肥胖相关并发症时,脂肪组织的区域分布较体脂总量更主要。腹部脂肪沉积尤其是腹部内脏脂肪群集与心血管代谢风险的关系更为亲切;但新的研究发现其他部位脂肪沉积,同样会引起心血管代谢风险的发生[26]。上半身皮下脂肪释放的游离脂肪酸多于下半身皮下脂肪和内脏脂肪组织,血浆中高水平的游离脂肪酸经由门静脉进入肝脏,导致胰岛素分化代谢杂乱及胰岛素受体失调,促使血浆中胰岛素升高,显现胰岛素抗击,增加极低密度脂卵白胆固醇(very 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VLDL-C)和三酰甘油的排泄,进而诱导氧化应激和血压升高,最终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成长[27]。是以颈围作为权衡上半身皮下脂肪的间接指标,或者与心血管代谢风险亲切相关,而且颈围与内脏脂肪含量自力相关,对心血管代谢危险身分展望的能力等同于腰围[28]。
4.2 颈围与高血压的关系 高血压是诱发我国心脑血管疾病最主要的危险身分之一,至2015年,我国儿童高血压的检出率增进至20.5%[29],而儿童及青少年高血压不光会对其靶器官造成损害,还与成年期心血管疾病的发病关系亲切。聚积的上半身皮下脂肪,向体内释放过多游离脂肪酸,导致氧化应激增加、炎症因子释放增加[30],引起血管内皮伤害,最终导致高血压的发生。颈围作为一项代表上半身皮下脂肪的主要指标,与血压升高关系亲切。Nafiu等[31]的一项横断面研究共纳入1 058名6~18岁美国儿童,究竟发现颈围高于第90百分位的儿童,其高血压的发生风险显著高于正常组,且BMI越高颈围与儿童血压升高之间的关系越亲切。Kuciene等[32]的一项12~15岁学龄儿童研究究竟显露,颈围离别与收缩压、舒张压呈显著正相关。一项9~13岁希腊儿童青少年的研究发现,颈围与舒张压仅在女童中呈显著正相关[20],这或者因为女童进入芳华期早于男童,而较高的雌激素会引起血压升高的风险[33]。Guo等[34]对6 802名中国5~18岁的儿童和青少年的研究发现,颈围与收缩压或舒张压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在BMI正常的介入者中,颈围升高与高血压前期风险增加显著相关(OR=1.439,95%CI:1.118~1.853),而在超重或肥胖者中均未视察到显著的相关性。是以,颈围作为展望儿童血压升高的指标还需要更多临床研究数据来支撑。
4.3 颈围与脂代谢的关系 我国儿童青少年血脂非常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儿童期血脂和脂卵白水平可陆续到成年并与成年期血脂非常及相关心血管疾病亲切相关[35]。血脂非常是心血管疾病的首要危险身分[36],过多的颈部脂肪释放大量游离脂肪酸,而游离脂肪酸与三酰甘油关系较亲切,可促使VLDL-C及三酰甘油在肝脏内大量合成,影响血脂的正常代谢[37]。弗雷明汉心脏研究显露,颈围与收缩压、舒张压、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卵白胆固醇呈正相关,与高密度脂卵白胆固醇呈负相关;在校正了腰围、BMI及内脏脂肪体积(用CT评估)后颈围仍与上述评估指标呈显著相关[7],是以,颈围可作为展望心脏代谢风险的一项新指标。巴西一项388名10~19岁青少年的横断面研究表明,颈围与三酰甘油、低密度脂卵白胆固醇呈正相关,与高密度脂卵白胆固醇呈负相关[38];在希腊儿童和青少年研究中也发现雷同的究竟[20]。对5~18岁土耳其儿童的研究发现,除上述相关性外,颈围与总胆固醇也呈正相关[39],是以,颈围评估也可作为个别血脂非常的指标。近年来,有研究证实非高密度脂卵白水平升高被用于识别心血管风险增加的儿童,可展望其在成年期成长为高颈动脉壁内膜中层厚度(carotid intima-media thickness,C-IMT)的风险[40],但其与儿童颈围关系尚未明确,值得进一步商量。
4.4 颈围与糖代谢的关系 跟着生活体式和饮食习惯的改变,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并趋于“低龄化”。胰岛素抗击是2型糖尿病首要发病机制之一,可经由各类生物学途径促进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成长[41]。肥胖时骨骼肌细胞外观的胰岛素受体数目削减,进而导致对胰岛素的消费削减,显现胰岛素抗击,从而引起2型糖尿病发病[42]。研究显露颈围与空肚血糖、餐后血糖及糖化血红卵白水平均呈显著正相关[43]。土耳其一项5~18岁儿童的研究发现,芳华期前男童的颈围与空肚血糖呈正相关,在芳华期和芳华期前男女童颈围均与胰岛素和胰岛素抗击指数(HOMA-IR)呈正相关[39]。而巴西的研究也支撑男女童芳华期及芳华期前颈围与胰岛素及HOMA-IR之间的关系[38],但尚未发现颈围与空肚血糖的相关性;除此之外,此项研究首次经由ROC曲线评估了颈围对青少年HOMA-IR的展望价格,显露芳华期前女童颈围展望胰岛素抗击发生的截断值为32.0 cm、芳华期为34.1 cm,但芳华期前HOMA-IR的ROC曲线下面积较芳华期更大;而男童离别为30.3 cm、34.8 cm,男童芳华期前HOMA-IR的曲线下面积较芳华期小。是以,测量颈围可用于临床筛查分歧岁数和性别胰岛素抗击的高危人群,是展望高胰岛素血症和糖尿病的靠得住指标。
4.5 颈围与尿酸的关系 跟着人们生活体式的改变,高尿酸血症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高尿酸血症不光与痛风亲切相关,还与多种心血管危险身分,如高血压、血脂非常以及糖尿病的风险增加有关[44]。近年来风行病学查询显露,儿童青少年的高尿酸血症发生率呈现显着上升趋势[45],儿童高尿酸水平及持续高尿酸血症,可增加高血压、高总胆固醇及凹凸密度脂卵白胆固醇的发生风险。是以,早期识别尿酸升高的儿童有助于心血管疾病的早期预防。今朝肥胖导致高尿酸血症的原因错综复杂,就颈围而言,颈部皮下脂肪释放大量的游离脂肪酸,游离脂肪酸能够直接流入肝脏,在酰基辅酶A合成酶的感化下,中性脂肪合成的亢进促进尿酸再生成,还可引起葡萄糖-6-磷酸酶的活性增加,嘌呤合成响应增加[46]。在中国成年人中男女颈围与高尿酸血症呈正相关;在非高尿酸血症受试者中,颈围也与血清尿酸水平呈正相关[47]。今朝仅有巴西一项388名10~19岁男女青少年的横断面研究表明,颈围与尿酸呈正相关[38],尚需更多的临床研究证实儿童颈围与血清尿酸水平的关系。
4.6 颈围与其贰心血管代谢指标 除了上述传统的心血管代谢风险之外,炎症标记物被认为是新的心血管代谢风险。肥胖是一种以轮回炎症标记物浓度升高为特征的慢性初级别炎症状况,除了脂肪细胞外,炎症细胞如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也会在肥胖状况下蕴蓄。Castro-Piero 等[48]将大量炎症标记物纳入心血管代谢风险,发现颈围与超敏C回响卵白、补体C3、C4及瘦素呈正相关,而与脂联素呈负相关。近几年逐渐由研究人员存眷到颈围与炎症标记物的关系,但仍需大量研究证实其有效性。
超声评估C-IMT也是心血管代谢风险评估的主要手段,多项研究表明,C-IMT与心血管疾病和卒中的终局有关[49]。进一步,Baena等[50]发现巴西成人颈围与C-IMT呈显著自力正相关。Rosenquist等[51]对Framingham心脏研究3 274名成人介入者进行横断面研究,究竟显露颈围是C-IMT的自力影响身分,在校正岁数、性别、血压、糖尿病、总胆固醇与高密度脂卵白胆固醇比值、抽烟及BMI后,颈围与C-IMT仍呈显著正相关。但儿童青少年颈围与C-IMT的关系尚未见报道。
颈围作为一项新的人体测量学指标,与心血管代谢风险显著相关,在成人研究中已作为心血管代谢危险身分的展望指标被普遍使用。是以,在儿童健康治理中,颈围作为一种简洁、靠得住、成本低的测量评估对象展望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及其并发症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但今朝对儿童颈围的研究和熟悉存在不足:(1)颈围作为一项儿童青少年的体格测量指标需要尺度的参考局限,需要按照岁数、性别及其他特征竖立适宜的参考尺度,今朝国外已有墨西哥等个体国度研究竖立了儿童颈围的参考尺度[12],因为种族的分歧,也需要竖立中国儿童颈围的生长发育数据和评价尺度,以扩展颈围在风行病学研究和临床实践范畴的研究和应用。(2)因为儿童青少年身体处于生长发育期,颈围会随之转变,在评估心血管代谢风险时很难确定一个固定值,其截断值需凭据岁数、性别依次竖立,数值较多。往后的研究能够将颈围与其他体格指标相连系来评估分歧性别和岁数段儿童的心血管代谢风险。今朝,在OSAHS研究中已有研究者引入颈围身高比来掌握岁数对颈围的影响[52],但此指标与心血管代谢风险的相关性还需进一步证实。(3)炎症因子、脂联素、瘦素等脂源性细胞因子与心血管代谢风险亲切相关,是以确定颈围与这些脂源性细胞因子的关系有助于增加颈围展望儿童青少年心血管代谢风险的临床意义。(4)颈围不光与心血管代谢风险具有显著相关性,其与OSAHS、非酒精性脂肪肝等肥胖并发症也相关[53]。
综上,颈围作为一项简洁、正确的体格测量指标应在儿童范畴进行深入研究,并与临床体格测量、物理搜检、内排泄代谢搜检相连系,商量其在疾病的早期筛查和预警感化中的价格,从而达到普遍的临床意义。
前段时间,因主体单元单子认证原因,本公家号由原“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改名为“新医儿科私塾”。现已从新以《中华医学杂志》社有限责任公司作为账号主体..了名为“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的微信公家号,并已认证成功,进展恢弘读者实时存眷新的微信公家号。